无痛分娩:硬膜外分娩镇痛详解

无痛分娩

  在过去的20年里,硬膜外镇痛是用于分娩镇痛的最为常用的方法。孕妈们知道这种分娩镇痛的方法吗?硬膜外镇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,不仅很好的镇痛效果理想,万一自然分娩失败,还可继续用于剖宫产的麻醉,对胎盘功能不全的胎儿也有益处。孕妇保持清醒合作。下面的内容为您详解这些知识:硬膜外分娩镇痛潜在缺点,药物选择,参考配方,用药时间以及镇痛时采用的操作方法。产前做到事无巨细,产时才好安心生产。

  硬膜外分娩镇痛潜在缺点:

  ①镇痛起效慢,有时需30分钟;②由于硬膜外导管位置的关系,有时镇痛效果欠佳;③采用的硬麻外局麻药液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运动阻滞从而影响产程。(自然分娩(顺产)的5个注意事项

  药物选择

  (1)局麻药 局麻药可产生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,为减少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,镇痛平面不宜过广,一般保持在脐以下对冰冷感觉消失或痛觉减退,而且下肢不出现麻木感为宜。常选用对运动神经组织作用较小的局麻药,如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。
  (2)阿片类药物 这类药物在镇痛的同时具有不抑制感觉、运动、交感神经的优点。为减少对新生儿的呼吸抑制,应选用作用时间较短的阿片类药物,如芬太尼和苏芬太尼,并在产程后期减少用量直至停用。

  参考配方

  (1)布比卡因10mg+芬太尼100μg的负荷量,并以布比卡因0.1%+芬太尼2μg/ml 7~10ml/hr持续硬膜外维持或5ml/hr间断给药。
  (2)0.15~0.2%罗哌卡因10ml,间歇追加5ml。
  (3)0.2%罗哌卡因10ml,并以0.1%罗哌卡因+2μg/ml芬太尼10ml/hr维持。

  用药时间

  一般宫口开至3-5cm行L3-4/L2-3硬膜外穿刺置管用药,过早可能抑制必要的痛反射而影响产程,太迟则往往不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。宫口开全即停药,以免药物残留造成新生儿抑制。

 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适应症和禁忌症

  除了产科禁忌症和硬膜外麻醉禁忌症外,椎管内分娩镇痛无特殊禁忌症。

  操作方法如下

  (1)侧卧位,两手抱住膝关节,下颌紧贴前胸,成屈曲状。

  (2)按手术要求在第10胸椎至第4腰椎刺突之间,选择好脊椎间隙,先作局部麻醉,用勺状穿刺针头穿刺。穿刺方法有二:①与脊柱成垂直方向刺入硬膜外腔,称直入穿刺法;②从脊椎旁斜行刺入,称侧入穿刺法。

  (3)穿刺时主要根据阻力的改变来判断所经过的层次。当遇到黄韧带时阻力增大,有坚韧感,这时抽出针芯,接上带有小量空气(或生理盐水)的针筒,小心地继续进针,穿破黄韧带时有“脱空感”,利用硬脊膜外腔的负压将针筒内的空气吸入腔内,并观察针筒头部的液平面变化,若随着负压的变化而波动,则说明已进入硬脊膜外腔。如无负压等现象,则继续进针,若发现脑脊液,即说明已穿过硬膜外腔,进入了蛛网膜下腔,穿刺即告失败而应放弃。

  (4)确已证明在硬膜外腔,则分次注入麻醉药。常用麻醉药有2%利多卡因(又称赛罗卡因)或2%地卡因,内加0.1%肾上腺素0.1~0.2mL。利多卡因一般成人单次用量不能超过500mg,地卡因单次用量不超过60mg。对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可按手术要求陆续分次给药。麻醉的全过程应密切注意掌握病人的反应及麻醉平面的变化。

  (5)如需作持续性硬膜外麻醉,先取与勺状针头大小相应的输尿管导管一根,预先测试是否通畅,并测好长短尺寸。将勺状针头的斜面向上(或向下,按手术要求而定),输尿管导管从针腔内插入硬脊膜外腔后,边拔出针头,边缓慢将导管向硬脊膜外腔推进,导管留在硬膜外腔内3~5cm即可,不要过长。在拔勺状针头时切勿将导管带出腔外,从导管内试注少量麻醉药约2mL,如无阻力,局部不隆起,亦无液体外溢,即证明导管仍在外腔内。最后将留在体外的导管用胶布平直固定在背部,防止脱出和折曲成角,保证导管通畅及术中给药。

  分娩镇痛的方法可能现在躲起来了,不过硬膜外麻醉还是最常见的,也是每家医院最保险的一种方式,产妇只需要做好准备即可。您也可以了解“减轻和缓解分娩疼痛的8个方法”,了解更多无痛分娩的知识,希望第一宝宝育儿网提供的怀孕知识能帮助到大家。

关于本文
相关文章
热门推荐
怀孕专题